施工方式
一、 防水 防水是什么?
家庭装修时为什么要做防水? 防水是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中的一个施工项目,准确地称为:“防水处理”。这个项目的做法是,使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止水的渗透的施工。在装饰工程中,主要是卫生间和厨房,阳台等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如果不处理,则会在使用中因水的渗漏造成麻烦。所以,防水项目是装修中不能省去而且必须重视的一个施工项目。不但在材料上要用质量好的,施工中也不能有马虎.
二,防水的重要性 建筑物漏水能使建筑物寿命缩短,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防水治漏历来受到建筑界高度重视。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说过:“在设计、建造、维修建筑物中防水治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为人类建造房屋的初衷就是避雨、遮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作用发生了极大变化。但为人类避雨、遮风提供适宜生活环境的作用没有变,可见防水治漏将伴随着建筑物存在的始终。防水治漏、以防为主、防水设计、提前防漏、未雨绸缪,省力省心省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节:建筑物各部位防水设计
1、 屋面防水设计:

A、设计的要求是:必须满足屋面的防水功能,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使用新型的复合材料,保证屋面排水畅通,避免对人身及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施工操作和维修。 
B、设计的原则是:设计可靠,按屋面防水等级设计,防排结合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取长补短。合理选材,因地制宜,多道设防节点密封。 
C、设计的内容是:确定屋面防水等级,选择设防层次。设计防水构造。选择防水材料。还包括与防水层相邻层次的设计。密封防水设计。屋面排水系统设计。 
D、防水材料的选用:了解和掌握各类防水材料的特点,性能适用范围,不同的建筑,不同的防水等级,使用不同的材料,还要考虑各类防水材料的相容性问题,各类材料的适用性等。 
E、屋面防水层设防构造为3个等级具体是:1级三道防水层。2级两道防水层。3级一道复合材料防水层。 
F、与防水层相邻层次的设计: 与防水层相邻层次的设计包括: (1)结构层设计:设计好的结构层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变形小,能提高屋面整体防水效果; (2)隔气层设计:能阻隔室内湿气,通过结构层进入保温层。湿气进入保温层降低保温效果,湿气受热蒸发,将使保温层上部的防水层起鼓开裂。 (3)屋面坡度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屋面有不同的坡度要求。设计时将根据平屋顶、坡屋顶、隔热屋面、卷材屋面、涂膜屋面、瓦屋面等。找出不同坡度的限值 (4)找平层设计:应根据找平层下的基层种类,确定找平层的类别、厚度和技术要求。根据防水层材料的类型。确定找平层泛水处的转角圆弧半径。找平层上宜做分格缝。 (5)隔离层设计:减少结构层与防水层柔性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的粘结力。使各层之间的变形互不影响。 (6)保护层设计:在卷材涂膜等柔性防水层上设置保护层,以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年限。 (7)保温层设计:确定屋顶最小热阻,屋顶应作保温计算。屋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并满足建筑热工设计规定及国家有关节能标准。 (8)隔热层设计:为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传到室内,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应小于或等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使用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的方案。 
2、 刚性屋面防水设计: 刚性防水:就是依靠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或增添外加剂增大这种密实性,并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如配置钢筋,设置隔离层等达到防水目的。刚性防水常用于屋面,室内浴池、游泳池等。 
A、适用范围:(1)适用于屋面防水等级为3级的屋面防水:(2)可用作1级、2级屋面多道防水设计中的一道防水层; (3)不适用于设有松散保温层的屋面。
B、技术要求:(1)刚性防水屋面一般为平屋顶,屋面坡度为2%-3%;
C、开放式结构的厕、浴间漏水:(1)管根处漏水原因:管道有裂缝,管根处有缝隙。维修更换有裂缝的管道,用工具沿管根周围凿成洼槽至原防水层,找到破损处用防水密封材料填塞凿开的洼槽,用防水砂浆把管根处做高,比周边地面高出2厘米,用防水涂料把管根处涂刷一遍即可。 (2)墙面潮湿:原因墙内设置的管道渗漏。其它部位漏水漏到墙面。维修:用工具把墙内漏水的管道暴露出来修复。把修复好的管道放回原处,用防水材料封好,外面再恢复原貌。其它部位漏水查明原因,用合适的防水材料修复。 (3)地面漏水:原因:防水层未做好或防水层损坏,穿过楼板的管道未作套管,楼板凿洞后密封不严。维修:把管道加套管,用防水密封材料把各裂缝处各管道根部处密封严实,再做一遍防水层。 (4)地面漏水,不损坏已铺好面砖的维修。先用工具把各管道四周清理干净并凿成小缝,再把面砖各个接缝处清理干净,用防渗漏剂喷涂已清理干净的各个接缝和缝隙,防渗漏剂渗入水泥缝内产生结晶阻止水分子进入。组成第一道阻水防线,再用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涂抹各个接缝处和缝隙,组成第二道阻水防线。最后用新型防水保护层材料再把各个接缝处和缝隙涂抹一遍,三遍防护,万无一失。缺点是新型防水材料价格稍高一点。 
B、埋伏式结构的厕、浴间漏水: 楼下层平顶部位漏水,墙面上部或全部潮湿,原因:复杂因为上层厕浴间管道处于全封闭空间里,又叫埋伏式当下层发现有漏水时,在上层全封闭空间里,渗漏的水也经存满。 维修:用工具把厕、浴间地面拆开,把内存的水排除,埋置的管道暴露出来,把漏水原因查明修复做好防水,恢复原貌。 
C、维修厕、浴间漏水:特别注意避免乱用防水材料,维修时:所用的防水材料一定要能与旧的防水材料或基层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维修徒劳无功。 
3、 外墙饰面漏水维修: 
A、铺贴各种面砖的外墙漏水:原因 (1)外墙的基层面没有做防水或防水没做现象。铺贴面砖时,粘结不好,勾缝不严,雨水从缝隙中进入面砖底部的墙体,沿墙体的开裂,空鼓处渗入室内。 (2)有的面砖,质地酥松、吸水率高、贴上墙面后,由于雨水冲刷和冻融交替,引起面砖开裂爆皮,脱落,雨水从这些部位渗入墙内,造成渗漏。外墙饰面漏水能使饰面与基层面分离,造成饰面坠落。国内外报纸有多次关于因漏水顺外墙基层面贯通,造成数层或数十层高楼外墙饰面大面积突然坠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的报道。 维修: (1)用工具对饰面层的缝隙进行处理,有的缝隙需要扩缝处理,先用防渗漏剂喷涂已处理好的缝隙。防渗漏剂能渗入缝隙基层产生结晶阻止水分子进入。再用防水密封材料填塞缝隙,形成第二道阻水防线。最后再加一层防水保护层三层防水材料治理外墙漏水。 (2)对脱落的面砖部位进行修复,对表皮没脱落的面砖表层先用防渗漏剂喷涂,对开裂面砖,用防水密封材料填塞裂缝,用防渗漏剂喷涂,最后再用与饰面颜色一致或接近的防水材料把应修复的部位涂刷一遍。 
4、 地下建筑漏水维修 :
堵漏的原则是:把大漏变为小漏,线漏变为点漏,片漏变为孔漏,使漏水集中于一点或数点,最后进行堵塞。
A、地下室墙面漏水:原因地下室未做防水或防水没做好。内部不密实有微小孔隙,形成渗水通道,地下水在压力作用下,进入这些通道,造成墙面漏水。 维修:将地下水位降低,尽量在无水状态下进行操作,先将漏水墙面刷洗干净,空鼓处去除补平,墙面凿毛,用防水快速止漏材料涂抹墙面,待凝固后,用合适的防水涂料或新型防水材料再涂刷一遍。根据墙面漏水情况,可采用多种方法治漏,如氯化铁防水砂浆抹面处理。喷涂水泥密封剂。氰凝剂处理法等。
B、墙面潮湿:原因:刚性防水层薄厚不均匀。抹压不密实或漏抹,刚性防水层抹完后未充分养护,砂浆早期脱水,防水层中有微小裂缝。维修:环氧立得粉处理法。用等量乙二胺和丙酮反应,制成丙酮亚胺,加入环氧树脂和二丁酯混合液中,掺量为环氧树脂的16%,并加入一定量的立得粉,在清理干净,经过干燥化处理的墙上涂刷均匀。 
C、预埋件部位漏水:原因:预埋件周围,特别是下部,浇筑混凝土较为困难,振捣不易密实。预埋件表面有锈,难与混凝土粘结严密。维修:用工具将预埋件周边凿出环形沟槽,把预埋件暴露出来,进行除锈并清洗干净放置原处,用防水密封材料填塞四周,然后再做好面层防
D、穿墙管部位漏水:原因穿墙管道与四周密封不严产生裂缝。维修:将漏水点四周凿开,除去杂物,将管道清洗干净,再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做好防水。 
5、 水池、水塔等漏水维修 
A、刚性防水的水池水塔漏水维修: (1)四周漏水:原因墙体空鼓有裂缝,防水层没做好。维修用工具把漏水部位的四周清理干净,并凿毛,用外加剂防水砂浆或聚合物防水砂浆重做一遍,并用合适的防水涂料再涂刷一遍。(2)管道出水口根部漏水,原因:根部混凝土振捣不实管道锈蚀密封不严,维修:用工具把漏水处凿开认真除锈和清理。用防水密封材料把根部封严,再用合适的防水材料把密封的外层做一遍。(3)阴阳角漏水:原因阴阳角处基层空鼓有裂缝。维修:用工具把漏水部位凿开,清理干净,补好,把阴阳角做成圆弧形,外层再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做好。 
B、卷材防水的水池,水塔漏水维修:(1)接头粘结不严漏水,维修:用工具把粘结处切开,把基层面进行干燥处理,用同类防水材料,重新把接头粘结好。 (2)空鼓:维修:用工具把空鼓处切开,排出空气,再用同类防水材料重新补好。 (3)管道部位漏水:维修用工具把漏水处凿开,把油污锈迹清除干净,用防水堵塞料封严,外层再用同类防水材料做好。 
C、涂膜防水的水池水塔漏水维修:(1)起鼓有气泡,原因:基层面潮湿有裂缝,有坑洼。维修:用工具把起鼓,气泡去除,把基层面清理干净,用防水砂浆素浆把裂缝填塞,坑洼处抹平待基层面干燥后,用相同的防水涂料涂刷好。(2)翘边,原因:收头没做好,密封不严。维修:用工具把翘边部分去除,重新把收头做好,用防水密封材料封严。 (3)破损漏水,原因:保护不好。维修:视破损面积大小,破损点分布而定。破损点少的用工具把破损处切开,把基层面用钢刷清理干净,用防水材料做好。如破损面较大,破损点较多,应重做防水。

        做防水的施工流程不可偷懒减项: 在装修中,防水施工一旦疏忽就会留下安全隐患,不断出现的卫生间渗漏问题不仅自家遭受损失,还会殃及邻里。防水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地面不平整、施工不细致、验收不规范等都造成卫生间渗漏。 地面防水不留死角: 新建楼房中,卫生间和厨房地面都有按照规范完成的防水层,只要不破坏原有的防水层,一般不会渗漏。但装修中往往会增加一些洗浴设施或进行水路改造,很容易破坏原有的防水层。因此,必须修补或重新做防水施工,以免发生渗漏现象;管道、地漏等穿越楼板时,其孔洞周边的防水层必须认真施工。 尤其是换卫生间原有地砖时,一定要先用水泥砂浆将地面找平;做防水前,还必须将地面清里干净,以避免防水层因厚薄不均而造成渗漏。 墙面防水高度严格 盥洗时水会溅到墙面,如没有防水层的保护,隔壁墙和对顶角墙容易潮湿发生霉变,所以应在铺墙面瓷砖之前做好墙面防水。卫生间和厨房的墙面防水处理高度一般为0.3至0.6米;对于非承重的轻体墙,或淋浴区域,应对墙面做防水,墙面防水层高度至少为1.8米。